嘉定十七年、深秋、临安城。

一场秋雨一场寒,尤其是秋雨夹杂着冷风,更是让满殿生寒。

东便门、太子东宫,风声雨声读书声,相得益彰,相辅相成。

“爱亲者,不敢恶于人;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爱敬尽于事亲,而德教加于百姓,刑于四海。盖天子之孝也……”

停下了阅读,看到赵竑专心聆听的样子,真德秀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这小子和以前相比,可谓是天上地下,脑筋真转了弯。

希望这一切,都还来得及。

“真公,辛苦了!”

赵竑由衷地说道。

出使金国有惊无险,虽然不辞而别,也无法拜祭皇陵,但朝中并没有什么反对之声。毕竟金国虎狼之邦,都亭驿失火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。

而金国也是遣使前来道歉,说都亭驿失火是意外,宋金和议的初衷不变。

“殿下,刚才老臣说的,你都弄懂了吗?”

真德秀看着自己的弟子,关切地问道。

有时候他觉得,赵竑什么都懂,触类旁通。有时候又觉得他空皮囊,样样精通,样样稀松。

“真公,天天都是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老子》,琴棋书画,你是要把我练成文艺大家啊。”

赵竑放下书,不置可否,轻声笑了起来。

太子东宫的侍读、侍讲,翊善等官属,都是饱读四书五经的儒家士大夫,他们教育出来的,自然都是深宫长大的艺术家了。

可惜,他并不想这样。让他修炼成文艺青年,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
人,只要做自己喜欢的就行,不需要面面俱到,也不需要敷衍谁。

“殿下,修身齐家,达则兼济天下,殿下不可一日放弃研习。须知书中自有做人做事、明心明德的道理。”

真德秀板起脸来,一本正经训导着自己的不肖之徒。

这个家伙,仗着自己是太子,有时候太目中无人,太放肆了。

他却不知道,赵竑来自后世,没有高低贵贱的概念,尽管一直以来耳濡目染,但江山易改、本性难移,本性还是不时流露。

“满腹诗书又如何,文章怎样锦绣堂皇,鞑靼十万铁骑南下时,可不会和你讲什么仁义道德、心学理学!”

赵竑摇摇头,一本正经说道。

兵事边事,经济民生,一窍不通。指望他们去文治武功,不太现实,最多也只是守成之君,难有血勇之气。

皇帝如此,士民就更不用说了。

这是金戈铁马的大争之世,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,之乎者也,只能是死路一条。

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,才是王道。

“殿下,强敌来侵,明事理才能保家卫国,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酷爱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