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州,宁国县,黄家庄。

初夏五月,天气渐热,清晨的阳光温暖不见燥热,照耀在庄外河边的一大片田野上,绿色满目,稻谷长势喜人,无边无际,预示着今年丰收的希望。

十来个官吏模样的人拿着布尺,手里拿着鱼鳞册,不避辛劳,正在田垄上忙着测量,清丈田亩。

两个穿着公服的衙役坐在河边堤坝的老树下,靠着树身,嘴里各叼着一根茅草,懒洋洋看着官吏们在地里忙活。

“老陈,你说这些家伙上蹿下跳,他们是来真的吗?”

矮壮的衙役慢慢喝着水,慢条斯理问道。

“鬼知道。知县相公让跟着,咱们就跟着,做做样子就是。”

瘦黑衙役漫不经心地一句。

“听说整个江南东路的府州军县都在推行经界法,搞的人心惶惶,到处都是抱怨声。也不知道是真是假?”

“割官宦豪强的肉,能不抱怨吗?换作是你,有人要把你的金银财宝拿走,你愿意吗?”

瘦黑衙役冷冷一句,嘴上的茅草跳跃。

“那咱们就这样看着,不下去帮帮忙?”

矮壮衙役心眼好些,看着官吏们在田间忙活,觉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
“你敢下去,明天你就得从县衙滚蛋!知县相公的话,你敢不听吗?”

瘦黑衙役一句话,让矮壮衙役马上闭嘴。

知县相公让他们阳奉阴违,他一个小小的皂吏,那里敢造次?

江南东路推行经界法,各地官宦豪强怨声载道,谁知道,这些经界所的官吏还能折腾几天?

“这些衙役,让他们来帮忙,一个个却叫也叫不动,反而跟上官一样,真是可气!”

方一清抬起头来,看了看堤坝上两个皂吏,抹着头上的汗水,悻悻一句。

经界所的官员在宁国县清丈田亩,知县徐海以身体抱恙为由,让下面的典史来应付。典史经常溜号,两个衙役更是标准的看官。

“不用说,是宁国知县吩咐的。他们不捣乱,已经不错了。”

王东来在册子上记着,眉头紧锁。

自从推行经界法以来,各种阻挠纷至沓来,他们心里也是清楚。

尤其是那些家族有官员的豪族,以及那些致仕的乡宦,个个都是路子野,神通广大,还老奸巨猾,很是不好对付。

“方一清,吴海,你们看,官府的黄册上,黄振东名下只有二十顷田亩,可这几天咱们量下来,黄家最少也有六十顷。这位黄员外,可真是敢啊!”

王东来翻着册子,摇头晃脑。

六十顷田亩,四十亩匿稅,这位黄家庄庄主,可谓是胆大包天。

“都在意料之中。黄家家大业大,黄员外侄子黄汝成是宁国府知府,他家的地是多是少,谁敢查?”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酷爱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