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东水师学堂,位于大宋东南沿海重镇庆元府城东五里的大浃江南岸。因为是大宋皇帝钦办,也称大宋水师学堂。

大宋水师学堂位于大浃江南岸,门前就是渡口,距离海边不过20余里,经由大浃江,战船一路直达定海港水军大寨。

赵竑站在甲板上,看着舟山北的海面上,几艘大宋沿海制置司的战船正在操练。相比于旧式水师的训练,如今增加了火器的战船,也只是多了射术的操练,以及战术操练科目而已。

“臣赵善湘、吴潜,参见陛下。”

赵善湘和吴潜登船,向赵竑见礼。

“海军操练的操练战船多少料?装多少门火炮?”

目光盯着海面上操练的战船,赵竑暗暗摇头。

这战船,恐怕只有十几门火炮吧。

“回陛下,现在操练的战船为六百料,装载大小火炮十四门,大火铳四门。”

吴潜看赵竑似乎面色不善,赶紧继续解释。

“陛下,一门火炮在千斤左右,如果装载火炮在三四十门,至少得是一千五百料战船。装载三四十门火炮的战船太过庞大,速度太慢,海上转舵困难。”

吴潜细细道来,赵竑微微一怔,脱口而出。

“如果把硬帆转为软帆如何?”

在他的记忆中,在他后世的书桌上,放着一个小小的帆船模型,就是软帆。

而且,在他的记忆中,大航海时代,西方的大帆船全部都是软帆。

“陛下,臣没有试过。不过听起来不错,臣可以让水师将士们尝试一下。”

吴潜头皮发麻,实话实说。

硬帆变软帆,这样一来,不光要造软帆,连海上的操练模式也要改变。

“硬帆用于近海,软帆用于远洋,前面三角帆,后面是纵帆,中间为横帆。等一会朕画给你。大宋水师要远涉重洋,必须用软帆!”

说到耍嘴皮子,赵竑不输任何人。

一艘战船,没有四五十门火炮,还叫战船吗?

而要征服远洋,必须改为灵活快速的软帆,毕竟,后者开启了大航海时代。

大宋水师学堂经在原来的私人园林住址上加以扩办,规模宏大,教学设施齐全,许多教官都是从金陵讲武堂调入,因此水师学堂有“小金陵讲武堂”之称。

大宋水师学堂设校长一人,自然还是大宋皇帝赵竑挂名,副校长则是沿海制置副使吴潜兼任。水师学堂教员教官有数十人,都是来自武学,以及朝廷各部,加上杂役等达到百余人。

大宋水师学堂的课程分文化课和船课。学堂的专业知识和讲武堂如出一辙,但海上知识要广泛许多。除了学习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孙膑兵法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尉缭子》、《司马法》,《卫公问对》和《三略》等《武经七书》,还有地理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酷爱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