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太学生和士民们言薛相和宣相公是奸臣,蒙蔽圣聪。至于用兵,说的是对鞑靼。”

宦官尖声回道,却响亮无比,殿中的所有大臣,都是听了个清清楚楚。

有人心知肚明,有人震惊,有人懵懵懂懂,众臣的目光,一起看向了御座上的赵竑。

许多人都想知道,年轻刚猛的皇帝,会做出怎样的一番反应?

满殿大臣寂然,赵竑心寒之余,心头沉甸甸,一时有些喘不上气来。

对百姓冷漠残酷,对自身得失超过对国事,斤斤计较。

对蒙古用兵,除了四川将臣,就是朝中几个重臣知道,谁知道还是走漏了风声。

有大臣作祟,他倒是不担心,这万一被蒙古方面知道大宋边军做了准备,做了戒备,到时候不知要多死伤多少将士?

这些太学生,早不闹晚不闹,偏偏在他决定要离开临安城,前去四川前示威,此地无银三百两。

这时候,他莫名想起了神探狄仁杰里梁胖胖的经典语录来:

这世上根本没有巧合,一切都有前因后果。

看来,有人在暗地里呼风唤雨,其意昭然若揭,就是不愿意看到他对外用兵,进而阻挠新政推行。

赵竑脸色铁青,朝堂上的众臣分列两班,心思各异,面色不一。

“陛下,太学生和士民只是关心国事,陛下不必忧心。”

真德秀走了出来奏道,打破了沉默。

“关心国事?”

赵竑微微一笑,态度却是温和。

“自朕登基以来,薛极和宣缯做事勤勉,兢兢业业,未曾有悖逆之举,何来奸臣一说?鞑靼虎狼之国,兵强马壮,若不早做准备,百姓遭殃,山河涂炭。朕未雨绸缪,这又有何错?”

他倒是想看看,这些个忠臣孝子,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。

“陛下,鞑靼兵强马壮,灭夏只在旦夕之间。为一行将就木之西夏,和兵强马壮之鞑靼断然交恶,似乎太仓促了些。古人云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陛下要兴兵,还请三思。”

一贯主张连金抗蒙的工部侍郎乔行简,此时也忽然变了言辞,力阻赵竑出兵。

“陛下,夏金约为兄弟之国,鞑靼大军攻夏,金国尚未派一兵一卒,我大宋又何必庸人自扰?陛下推行新政,大宋百废待兴,国力匮乏,此时与鞑靼交战,实为不智。太学生与士民上书朝廷,也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。陛下虚心纳谏,此为圣君之象。”

参知政事、工部尚书邹应龙,言辞要激烈许多。

大元兵强马壮,灭夏亡金朝,恐怕只是时间问题。大宋与金国世仇,应该交好蒙古,共同灭金。而不是为西夏强出头,与蒙古交战,自造祸端。

“陛下,鞑靼攻夏,已经一年有余,西夏灭国,只在旦夕之间。金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酷爱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