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季节,嘉陵江缓缓南流,两岸山峦起伏,群山掩映,天空却是阴暗,布满阴霾。

兴起元年,大宋朝廷一纸政令,利州两路免赋三年,让百姓休养生息。而随着朝廷政令向利州两路倾斜,官府兴修水利,修葺官道,增补城墙,利州两路的基础设施,一切都在修建中开始。

利州西路的官道,从沔州到成州到西和州,这是西线;从沔州到成州再到天水军,这是中线;从沔州到凤州再到大散关,这是东线。

这三条线为三条主线,其余分支线到利州西路各关县。

利州东路,由于汉中平原一条东西直线,因此从利州西路的路治沔州,到利州东路的西县,再到兴元府,再到洋州一线,贯穿整个利州东路。

修建宽平直的官道,也是便于民间运输,更是为了不久的战事,便于辎重粮草的运输。

毕竟,蜀口边塞的许多供应,都要来自于四川。

对于利州两路的大宋百姓来说,朝廷政策的倾斜,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。朝廷整饬武备,边塞防御加强,他们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。

官府修建水利,便于灌溉,田自然是越来越好种。

而修路建桥,修葺城池,则是带来了无尽的就业机会,百姓有了收入,日子自然也过的越来越好。

同样惠及的还有军中被淘汰的老弱病残,他们有田地可以耕种,同时闲时也可以靠修路建城来获取额外的收入。

至于那些年轻气盛的壮丁们,则是纷纷从军。他们并不像他们的父母一样,安安心心务农,而是梦想着建功立业,在沙场上闯出一片天地。

沔州城南的修路工地上,无数的大宋军民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浇筑着水泥路面。相比于一两年前,以前坑坑洼洼并不宽敞的官道,现在新修的官道平坦不说,宽度更是达到了五丈,足够六七辆马车并排经过。

每隔三里五里,四通八达之处,总有公厕适时出现,满足行人旅人的需要。

目光扫过沔州城高耸的城墙,修路的人群中,年轻瘦弱的宋五收回了目光。

“二哥,沔州城墙这么一加高,怕是有两丈半多了吧?”

宋五向身旁脸色黝黑的魁梧汉子好奇地问道。

“加高以后是三丈。用水泥加固加高,结实又快。城东又增加了五里,如今的沔州城,恐怕抵得上临安城了!”

二哥闷着头干着,头也不抬。

“二哥,官府是不是钱多了没地方用,路修这么宽干啥?”

宋五继续问道,目光瞥了一眼监工。

“你管这些干啥?越宽越长越好,咱们就一直有活干,一直有事干!”

二哥闷着头干着,头依然不抬。

在他看来,拿别人的工钱,就要好好做事,不然对不起良心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酷爱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